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6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60339号 粤ICP备09017694号-2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穗天演440106120029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14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www.12377.cn 举报电话:12377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Copyright (C) 2004-2025 KuGou.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动态
音乐与人们的情感容易产生共鸣。那么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但是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人们接触客观事物广泛和多样,形成一种阅读疲劳症。即在听觉、视觉与情感在繁复刺激产生疲倦感觉,就像久嚼其味而淡、多视奇景而倦。如果说音乐兴盛,好歌新歌层出不穷、如潮如涌,让人们应接不暇,每年举办的音乐会与演唱会,我们见到的新歌好歌许许多多;打开网络各种音乐网琳琅满目;新歌手新作品更是比比皆是。
音乐出现这种“兴盛”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1、音乐创作大众普及划时代到来。在建国初,由于音乐文化落后,音乐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匮乏,非常稀缺的音乐创作者和歌唱家,在音乐作品奇缺的情况下,人们感到每每有作品出现都认为难得的好音乐。进入21世纪,中国音乐界发生巨大变化,具有高等教育为数众多音乐人才不断涌现,音乐创作科技手段与传播媒体多样化,促成音乐发展繁荣景象。
2、社会对音乐需求量猛增。过去国家经济落后,人们物质生活匮乏,在没有解决温饱情况下,忙于生产生活,休闲时间少,顾不上用音乐生活消遣。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欲望愈来愈强,听音乐,唱歌跳舞,业余创作的人群越来越多。各种音乐演唱团体需求大量音乐歌曲。另外媒体传播科技水平迅速提高,需要音乐广告剧增,各种电视节目需求音乐量也不断增长。
3、人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在和平年代,音乐对人们休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帮助作用。现代社会,人们听音乐、看演唱会、学唱歌曲,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街舞、音乐理疗、音画音乐等出现,体现人们对音乐水平大大提高。
4、中外文化交流促进音乐发展更加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吸引世界许多国家交流合作,中外文化交流,把中国音乐推向崭新发展阶段,各种音乐类别多姿多彩。比如,草原音乐、佛教音乐、经典老歌、劲爆舞曲、欧美伤感、网络歌曲、民歌怀旧、青春舞曲、中国风、纯音乐、红歌激情、背景音乐、轻音乐、影视歌曲 等等。
当然,音乐如此兴盛也随出现“衰落”现象。人们文化水平提高,欣赏和鉴别能力也随之增强,随之音乐淘汰率也在增长。其原因复杂,人们的欣赏时尚变化飞快,与眼花缭乱的新生事物蜂拥而至有密切联系。从欣赏音乐方式看,从听音乐到看视频音乐,再到听看互动现场音乐会以及后来的情境音乐,把人们欣赏习惯不断打破纪录,不断刷新背景、不断创新方式,充分调动和吸引人们欣赏欲望升级和鉴赏层次提高,所以,音乐折旧率、淘汰率的快速提升。笔者认为其具体原因如下:
1、社会变革步伐加快,促使人们欣赏转速加快。社会变革显著特点是推陈出新,新旧事物转换非常快速。昨日千帆新,今朝异常旧。特别表现时尚音乐歌曲,淘汰最快,即使是久唱不衰爱情主题,也会瞬息万变,花样翻新。当我们查看网络歌曲从2000年到2012年排行榜,就不难发现,经久不变前十位歌曲几乎不存在。许多一夜唱红的歌曲,经过一段时间销声匿迹,这样的情况不足为奇。
2、音乐作品越多越存在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网络创新歌曲多达几百首,这么多的歌曲,人们不可能全部都能欣赏,网络人气不可能陡升。经过一段时间,新歌变旧歌成为必然,旧歌就自然排在淘汰行列。更主要的是许多歌曲质量令人作呕,人们偶然在网络或音乐演唱会听到次品歌曲,感到很厌倦,本来是找音乐欣赏为了休息,却刺激了更深的烦躁,所以对音乐产生厌倦感,在人们心灵中产生彻底淘汰的音乐不会死灰复燃。
3、 音乐欣赏者新老交替是许多音乐丧生于萌芽中。现在许多欣赏“经典老歌”都是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群,即使有部分年轻人欣赏这样歌曲,也是寥寥无几。而欣赏“伤感、流行、外文歌曲”绝大多数80后或90后群体,虽然有许多新生流行歌曲被老一代不赞赏而被他们抛弃;有许多草原风格的新歌不被青年群体认可而消亡。因而有许多质量上胜的好音乐,由于新老群体欣赏差异而被淘汰。
4、没有生活意义的音乐淘汰最快。音乐人们的哲理思考、休息愉悦、沟通友谊的一种心灵交流方式,是人们产生共鸣的情感表达手段。如果毫无生活意义,为了刺激人们某种兴奋神经而作的动物式的嚎叫,即使红极一时,也会昙花一现,悄然消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利益驱动下,有许多招商音乐会、广告展销音乐会,那些口号式的依靠打击乐狂嚎乱舞、丑态百出、投其所好的音乐,只能败坏音乐美德与美感,只能被当做垃圾从人们心灵舞台清扫出去,正能当做笑料谈资而已。
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聂耳论述音乐时说“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随着岁月发展,无论音乐作品兴盛还是衰落,久经考验的一些好作品永远留住人们心灵之中。好的音乐作品必须是有生活底蕴、人本思想、自然永恒、借喻共鸣。同时我们应该承认音乐也是一种造福社会、愉悦人生、陶冶心灵、培育真善美的社会公益事业。
(丁贵生作于2013-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