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宣城
原创 侯万福 我的大学 2018-02-02
有一年去黄山,返程要到宣城去乘车。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了宣城。
宣城,旧称宣州。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的感觉,这里幽静雅致,极富有江南文化的气息和张力。
过去就听说过,这里的敬亭山很有名,尤宣纸更是盛名天下。到了宣城,还要转车,也就没顾上去敬亭山了。只是到了清代数学家梅文鼎纪念馆和民间造纸作坊看了看。
没有到敬亭山是个遗憾。
敬亭山人们又称它为“江南诗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中,自然物若有了人文观照,便会变得更加神采飞扬。敬亭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李白的一首诗。
公元752年,李白仕途失意,被贬宣城。在宣城期间,他七次上敬亭山,秀丽的山,清凉的风,拂去了他心头的郁闷。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五言绝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后来诗广为传诵,敬亭山名声四起。唐代的文人,白居易、杜牧、韩愈、王维、孟浩然等,也都为敬亭山吟诗作赋,抒发情怀。敬亭山由此镶上了诗的光环,山更有名气了。
宣城,是宣纸的故乡。

到了宣城,喜爱书法,特别是搞书法创作的人,都对宣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宣纸的出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更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走向了兴盛。应该说,中国书法艺术以线条的旋律表达出来的心灵舞动,以及人们感受汉字的文化影响和魅力,宣纸在一定意义上,起了极大的作用。
宣纸成就了书法艺术。
在造纸术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商代,把文字刻在甲骨、石头上,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写在帛和竹板上。这种信息传达和留存文字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00年右。
社会的进程就是这样:社会的需求比什么都重要,当社会需求一旦达到了必须的程度,便会推动发明创造,便会引发智者去探求,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要。
在公元105年,湖南桂阳蔡伦,几经摸索、试验,用麻绳和破渔网等物加水制成浆,把浆放在席子上,用木片刮的薄薄的,嗮干成了纸。他把纸呈现给了汉和帝,汉和帝封为“蔡侯纸”。“蔡侯纸”的适用和方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取代了竹简。
宣纸的制作,是由蔡伦的徒弟孔丹完成的。蔡伦去世后,孔丹想给自己师傅画像,以作纪念,可是”蔡侯纸”的原料大多是破麻和烂布,柔韧性差,在上面写字还可以,不能长期保存。后来,孔丹回到老家安徽泾县,他发现有一棵青檀树,虽已枯死,但树干却不朽不腐,水多年浸泡,树皮洁白如霜,纤维又细又长。于是,他把树皮剥下来,打成浆。经过多次试验,一张由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制作成功了。这种纸搓折无损,渗化力强,泡在水里,还保持着完整。后因这种纸产于泾县,泾县归属宣州,故名为宣纸。

宣纸制作的程序,经过历朝历代人的摸索研究,到了宋元时期,纸越做越精良。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浸泡、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流程。我们在这里参观,师傅们正在水捞,用竹板子挑着,把水浆纸放平。据说整个流程是保密的,我们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个小小环节。
宣纸按照其吸水性强和渗化效果,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三种。生宣,吸水性强,便于笔墨发挥,层次丰富,适用于书法绘画。熟宣是生宣经过上矾工艺后制成的,不吸水,不渗化,一般用于工笔画和小楷的创作。半生半熟宣,性能介于生和熟之间,具有二者优点,宜书宜画。有了宣纸,中国书画更有了美的空间。可以写出美的文字、画出美的世界。
宣城是古老而具有活力的,宣纸是奇妙而又珍贵的。
车快到了,我们急忙向车站走去,宣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