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央视电视剧《上甘岭》,倍受教育和鼓舞,怀着崇敬、激昂、豪迈和悲壮的心情,演唱《英雄赞歌》。崇敬之情,是向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史诗,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激昂之情,歌曲旋律激昂有力,传达出英雄们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演唱时要用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展现出英雄们的斗志和决心;豪迈之情,英雄们的壮举展现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要展现出豪迈的气魄,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与英雄们一同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 悲壮之情,战争是残酷的,英雄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体会到那份悲壮,感受英雄们的奉献和牺牲,让听众在歌声中缅怀英雄,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英雄赞歌》背后有这样的创作故事: 1. 作词过程: - 1963年,武兆堤导演与抗美援朝战斗的老战友毛烽共同改编巴金小说《团圆》,创作了电影《英雄儿女》。为给这部影片配置较好的插曲,导演武兆堤、作曲刘炽等人特意找到时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曾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的公木帮忙写词。 - 公木在看完未剪辑的电影片段后,联想到自己所创作的诗《烈士赞》,认为这部赞美英雄的诗和电影有联系。于是,在第二天下午他完成了歌词创作。原本公木先生创作的《英雄赞歌》为四段歌词,后来与编导和作曲家共同推敲定稿时,变成了三段。公木先生根据导演和作曲家的建议,把原来的第四段改为了“和词”,分别放在前三段每一段的后面,反复唱三遍,以重章迭咏的表现手法来加深赞颂的情感力量。 2. 作曲过程: - 曲作者刘炽在拿到歌词后并没有马上谱曲,而是拉着朋友打起扑克。正当大家打在兴头上时,刘炽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家谢绝一切打扰,一遍遍读着歌词。后来他回忆说,1940 年自己去内蒙古采风,住在民间歌手王月丰家里,每晚就像开音乐会,他记忆力好、记谱快,每晚不停地记。所以在写《英雄赞歌》时,他借鉴了一首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加以发展完成了曲谱创作。 3. 演唱人选确定: - 当年《英雄赞歌》的词曲完成后,专门成立了包括词曲作者在内的演员挑选小组来挑选演唱这首歌的演员。导演对各位演唱者的演唱状态进行仔细比较,最后确定由空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张映哲来演唱。在录制过程中,虽然张映哲很喜欢这首歌,在此之前也看过这部电影的小说版,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在电影中是什么样的画面,所以在录音棚演唱时总进不了状态。最后在编剧毛烽启发下,张映哲顺利完成录制。 《英雄赞歌》作为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王成紧握爆破筒和王芳在战火中引吭高歌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歌曲以其雄浑壮烈、大气磅礴的风格,几十年来广为传唱,成为了中国精神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