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撵野猫》撵野猫的形成简介
《撵野猫》是贵州省桐梓县水坝塘地区(建并撤前的狮溪革命老区)“狮溪高腔大山歌”(2007年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曲子之一。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大山风格,是水坝塘一带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唱至今的高腔大山歌瑰宝。 这首曲子源自水坝塘。水坝塘地处黔北川南一带的大山深处,千百年来,山里的青年男子承担着从陆路或水路运送山货出川,再运回川外的工业品和食盐的重任(关于运盐也有一个小插曲。那是,抗战到了最为艰难的1942年,綦南工委受中共南方局指派转移到水坝塘潜伏隐蔽,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地下党员李明翥、胡晓风、戴北辰等看见成群集队的盐夫不论严寒酷暑,不畏山高路险,披星戴月行走在生命不息、运盐不止盐道上。有时是十天半个月都在外面,尤其是青年人,没有不想家的时候。已婚男子想念妻子,未婚男子思念情妹,在当时来讲也属正常;由于水坝塘地处大山深处,文化生活极少,人们不免都具备唱唱高腔大山歌这一娱乐爱好,按照山歌“见子打子”的特性,便于同路人相互“调侃取乐”的优势,走到哪带到哪、唱到哪交流到哪。相传,有一次,十几个青年人在出川的路途中,借宿在一农户家中(今属路边客栈),半夜里被村里一阵“撵野猫啰……”的喧闹声所惊醒,醒来后大家均无睡意,便小声地开起玩笑,大家针对其中一位小伙子与其情人的关系,用山歌的方式开起了玩笑。随着玩笑的逐步深入,又与“撵野猫啰”的喧哗声嫁接在一起;然后,又结合后半夜里,老板家早早起来推米耪米,为客人准备煮早饭的一系列工作,于是推磨耪碓等情景也成为素材,走进了这首山歌,形成了《撵野猫》的雏形。回到水坝塘后,他们向当时的本地歌师讲述了这个撵野猫的行为所引发的故事,以及他们编唱山歌的经过,几经帮助修改完善,《撵野猫》的歌声随着人们走南闯北的脚步传遍四面八方,在水坝塘则以《打闹歌?撵野猫》的演唱形式保存下来,传唱至今。 《撵野猫》极具生命力。曲目《撵野猫》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豁达开朗的风格,利用人与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巧妙结合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男女青年对爱慕之人的大胆追求,完全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实际,反映的事实是不同层面人们企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所以容易被各个阶层的人们接受,而富有生存沃土。 《撵野猫》曾有不幸。曲目《撵野猫》,在深受人们喜爱,得到广泛传唱的同时,也有它的不幸。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被列入封资修、****的范畴,在水坝塘当地有一名爱好者,就有因为不时唱唱这首山歌或同类山歌而在生产队评工分的时候,享有每天少得2分的惩罚经历。如果这个时间再延续几十年,像这样的艺术精品,在当地也会失传,流落它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