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推荐
全部播放

手机扫码登录

打开5sing手机APP

扫描二维码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根据提示确认登录
登录失败
登录成功!
登录过程中会用到短信,请准备好您的手机
+86
发送验证码
重发验证码
验证码已发送
验证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请填写您的个人资料
头像
昵称
性别
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其他方式登录已绑定酷狗账号的音乐人推荐酷狗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
注册

【填词】【非遗.西安鼓乐】魂梦千鼓

  • 演唱:清澈&东行
  • 原唱:
  • 分类:翻唱
  • 语种:华语
  • 曲风:古风 古典  
  • 下载设置:允许下载
  • 上传时间:2015-08-29 20:05:00

很偶然的机会让我遇见了“非遗”这个系列。因我原本是苏州人对于昆曲会熟悉一点,不巧已经出了。策划君说起初只是在逛博物馆的时候起的念头,而后半年做了七首,如果有能力想要做完整个“非遗”系列,那就是三十多首歌……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选题材的时候。一眼看到“西安鼓乐”。有很熟悉的感觉于是就认定是它了。因我向往西安,觉得这座城市似是身披锦绣浩浩荡荡的在历史中前进。从先秦到现代,其庄严之感从未褪却。虽有恶浪浮尘,到底只是增加它的厚重感吧。
“西安鼓乐”脱胎于唐朝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最后流于民间。起于隋唐,走过宋元明清,不段的发展,千百年流传下来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演奏形式等。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分“僧、道、俗”三派,是大型的吹奏乐和打击乐混合演奏的乐种。
所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所用的乐谱仍是“工尺谱和节奏乐谱”,和宋代的“俗字谱”基本相似。与《白石道人歌曲》集也有相似之处。而且这些乐谱多半是古时流传下来的版本。现在靠的是老人的演唱来传授给他人。看到老人一字一句的唱“工—六—尺……”就觉得特别感动,好像触碰到了前代的脉搏。看鼓乐演奏的时候也会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会想是不是千年前的百姓也听着这样的乐曲?
但是它的传承现状堪忧,看到记录片里演奏者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连青年都少有。在西安总共只有200名左右的乐手,13个民间鼓乐社没有一个能演奏超过15首曲子,传承人也只有六个。我很难想象这样的音乐消失意味着什么?酝酿了千年的音乐又为什么会逐渐消亡呢?
要真正的了解某一事物,必是融入方知个中滋味。
檀板一声一声敲在心上似诉说着千年的传承。于我便是入梦其中追随它去了。
起源于隋唐的鼓乐走过外郭、四渠。只见最前的“开山锣”震天响惊扰了绿波。霎时又是一队队的华盖翻覆走过。梅笛、高把齐鸣。饮酒的闲人,涮筷清风,衔云下酒。凡酒有尽,还望天酒无尽,献给这繁盛的大唐吧!。
看着这依仗越走越远。然而终是逃不过历史的浩劫。战火已燃。乐艺衰损,历史到底又会如何发展呢?
恍然又是一梦,睁眼似天下又已平定。落拓江湖的文人和乐师翻看着前代的曲谱。心惊它的残缺。可是朝廷呢?又有谁会在意这些,支持这些?只能单靠自己之力字字补全,荣枯入喉。唱出人世的悲欢。
数十年的光阴流转。随着宫廷音乐的衰落,民间乐曲再度兴盛起来。“桑家勾子头”醒木一拍,话本、银子儿、鼓子词、诸宫调轮番上阵,似谑似嘲,正映着“台下人”的心理。毕竟平淡之中方有民生万千……这就是民间音乐的价值吧,繁盛得让人眼花缭乱。
短时间的寂静换来的自然是压轴的大戏。大幕拉开,“乱八仙”出场“作揖”,分坐列好,“摇门捧金奏,云锣迎风响”。我就站在一旁听着看着,任凭它冲撞着我的灵魂。
一曲终了一曲又接。笙歌绕指盈袖,与我共乘乐风阅尽这万里风光。
不知不觉中第二梦散去,模糊中应是三个梦了吧?这次没有裂箭之声,四周好似明清之际江南的小镇。花火流光,小孩子顽皮的跳着要够到屋檐下挂着的华灯,顺着眼际望过去,自然是一排排交错连着的彩玉。重叠三千,十里江南。
不远处的农舍甚是惹眼。人影幢幢之间有调音弄弦之音,我便心神领会。等到惊雷乍起!八拍坐段声声连缀。“帽起——身平——尾收”。管弦渐渐的融入又淡出,“三匣”已经作罢?还是刚起?分不清了。我刚想着走近,却被一堵无形之墙阻挡,怎么拍都不能通过。才想起来“我”不是真的“我”,这里的“我”是假的,所以我终究只能做一个局外人?
更声一响,恍惊起而长嗟。抬眼已回到现实,急切地想辨明方向,周围的人却无一相识,那个瞽目书人竟也不在了。不想去追究,顺其自然,是梦是醒不是重要的事,浮生倥偬一梦。千百年来人人如此。我想我是分不清楚梦境和现实的。用心感受就好。消失了一些东西,总会有其他东西补上。最后的最后就让我沉浸在“香山射鼓”中吧……等着时间的过去……等着再次忆起……

00:0000:00

最近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