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一肩挑之十三》黑龙江兵团知青回忆录
作者:胡宝贵
朗诵:郑占庆
合成:俞瀛洲
更令我感动的是,妻子并不是被动和简单地记录我的译文,她责无旁贷地出任了第一读者和执行编辑,在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译完了的时候,她往往要从头审视一番,把其中表达不清或不够通顺的部分,提出来让我重新考虑。妻子这样做,多数情况都使译文大为增色,让我感激和感动不已;但也有时,我自认为达标了,可她还不发通行证,于是令我头疼,争得急赤白脸也是有的。不过说良心话,正由于妻子这样的把关,我们的翻译质量,最终得到了大庆油田总工程师王德民的充分肯定,那是后话。
译书的过程,从84年11月在病床上算起,到86年10月底把书稿寄出去,历时长达两年,然而那是个马拉松长跑,尽管路途遥远,中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在合同上签署的是到85年底交稿。85年春节之后,我们在北京东郊的腾飞旅社又急急地摆开了译场,我们曾幻想按期交稿。不久我便发现那也只能是个幻想了,尽管我们抓紧了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毕竟大量精力都消耗在动舌头和用耳听上,到10月初我们动身去上海治病时为止,那书总共还没译出三分之二,而且仅仅是初稿。所以我们在旅途中都不敢放手休闲,在软卧车厢里,在轮船的客舱里,在招待所,旅社里,从北京到上海,再到广州,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摆开译场,而每次这样分秒必争的发起人,都是妻子,那两年里,她心里装的,除了女儿,就是那本书。
85年12月下旬,我们从广州回到北京,眼见得那书是不能按时交稿了,只好硬着头皮到感觉中的那个“老师办公室”去进行交涉。承蒙当时的责任编辑曾昭懿女士心怀恻隐,把交稿日期延长至86年10月底,于是我们的马拉松有了一个冲刺的底线。
85年12月31日,我们这支漂泊了一年多的小船,终于驶进了大庆家中的港湾。肇事方当然不急着处理事故,我们因为有那马拉松要冲刺,也顾不上催促他们,这样,我们的译场就在家中摆开了。
不知是回到家中心绪踏实了,还是那冲刺底线的作用,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地比前一年在腾飞旅社时提高了许多,也可能是由于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磨合,我们之间的合作已经更为熟练和默契。到了四月份,全书的初稿已经完成了,然而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马上转入了定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