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西柏坡
原创: 侯万福 我的大学2019年 5月6日
西柏坡是个小山村,距省城石家庄六十公里余。位于滹沱河畔、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境内。
据《平山县志》记载:在唐代,柏坡原称柏卜,因村北山坡上翠柏葱郁而得名。五代后周时,滹沱河发洪水冲毁了村庄,村民流落到了各地。宋初,又有一些村民返回村子。重建时,因村子中间有一大片苇地,建于苇地东边的称东柏卜,西边的称西柏卜,合称柏卜。民国初,村里有一名教书先生将“卜”字改为“坡”字,遂称柏坡。
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踏上了东移的征途,离开了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4月13日,到达了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后因城南庄被敌军发现,遭轰炸。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了平山西柏坡。
从此,这个太行山怀抱的小山村,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光亮的一页。其名,也随着时间传扬于海内外。
在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运筹帷幄,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做了重要的报告。谁能想到,在这个小山村里,毛泽东起草发出的190多份文电,指挥着各大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能够一战攻克辽沈,二战收夺淮海,三战取下平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谁能想到,毛泽东在简陋的仅有16.3平米的小土屋里的一张桌子上,日理万机,一边指挥作战,一边思考着建国大业。
有人说,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事实上,山沟沟不仅产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列主义,还出现了一大批战略家、军事家,山沟沟里拥有着大天地,大智慧。历史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毛泽东在西柏坡住了十个多月,于1949年3月23日,率党中央离开了西柏坡,途中在唐县、保定、涿县做了短暂停留,3月25日到达北平,同他的战友们一起,开始筹划新中国的建国大业。
1973年2月26日,周总理在一个文件上写到:“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总理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对西柏坡做出的最准确、最精辟的评价。
来到这个小山村,看到那些简陋的土房子,那几台发报机和墙上军用地图上一个个红色的箭头,伙房改做成的会议室,人们都在想,毛泽东、党中央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推翻了蒋家王朝,真是神奇。就连在战场上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特赦后,第一个要求是要来西柏坡看看毛泽东的指挥所。他们看后,无不感慨,感到毛泽东、共产党了不起,英明伟大。
这个小山村,在解放战争时期,之所以成为党中央的所在地和指挥所,具备了古人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之要义。选择西柏坡,有三个基本原因:其一,战略区域位置好。这里万山峨峨,百川浩浩。东部地域开阔,回旋余地大,距华北重镇石家庄65公里,交通较便利,经济补援方便;西部山势峻险,层峦叠嶂,如遇敌人进犯,可退居太行山深处。其二,这里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基础好。1938年,就建立了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是“抗日模范村”,解放战争时期是“支前模范村”。平山县建党早,党员人数多。在抗日战争中,全县25万人口,就有9万多人参军参战。当地群众政治觉悟高,忠诚可靠。其三,西柏坡位于滹沱河畔,河西滩地肥沃,稻麦两熟,物产丰富,可满足供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称西柏坡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七十年过去了,西柏坡已旧貌换新颜。如今的西柏坡,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小山村也变成了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柏坡岭上的苍松翠柏和远处太行山上的一层一层的绿,像绵长的绿色长城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山光水色,轻舟点点,蓝天碧水,分外妖娆。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五大**的雕塑,巍巍矗立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毛泽东作为党的领导核心,他在中间,气宇轩昂,高大伟岸的身驱,炯炯的目光里,充满了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信念。这尊由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等设计的“赶考”雕像,原创于1993年,材质为花岗岩,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而作。后在1996年又重新制作,现为铜铸像。
人们站在“赶考”的五大**雕像前,年轻人和不年轻的人,都久久凝思,是缅怀,是敬仰,是感念,是**,是致敬。

西柏坡这个小村子里传出的“西柏坡精神”,仍在新的“赶考”路上。毛泽东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精神,是从西柏坡传出的声音。
到过西柏坡多次,每次阅读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感到,西柏坡,它是一座山,是一部书,是一面镜子,是一把尺子。毛泽东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精神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