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孙思源’‘宋宇春’两位老师的词曲,感谢‘陈君’老师的编曲,感谢‘周亚民’老师的录音。谢谢何乌兰老师的倾情演绎。谢谢我的合作者宋宇春老师、陈君老师、周亚民老师和那位优美的长调演唱老师。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部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蒙古人自称“蒙古”(Mongol)。“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1]、“萌古”等。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蒙古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等三四种方言。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创制的传统蒙古文和现行的蒙古国西里尔蒙古文。 北宋时,蒙古高原上的居民——突厥系民族逐渐衰落,居住于今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部落(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蒙兀室韦诸部称黑鞑靼。契丹人征服室韦诸部后,黑鞑靼自称尼伦部。 12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号其部落为“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畜牧业是蒙古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耕种业和工业。蒙古人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