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文案】 这是我第一次用蹩脚的家乡话诉说自己的故事。身在异乡,总有一些家乡的小吃菜肴令人想念,但是像汤包这种小吃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吧,想念的大概不仅是嘴上的余香,还有那座城与那些事。 【参与人员】 词曲编:陈熙元 录音:钱家栋 混音:明鑫音乐工作室 海报:葛超宇、顾雅渊 【伴奏地址】http://5sing.kugou.com/bz/2747760.html 【创作背景】 写这首歌的想法来自前辈们创作的方言歌曲。随着对吴语这种方言的深入了解,陆陆续续地我也发现了很多用上海话、苏州话、温州话等演唱的歌曲,其中不乏有佳作。吴语流行歌曲能古雅,如流浪的蛙蛙的《姑苏城》;也能现代,如喷嘭乐团的《挖袋袋》;能唱民谣,如甜猫猫的《外婆谣》;也能入爵士,如林宝的《得不到的爱情》;能走小清新,如顶楼的马戏团的《南方个南方》;也能上重口味,如板砖乐队的《萧山都乱跑》。我觉得我也可以创作一些用吴语演唱的歌,于是以此作为尝试。 虽然汤包不是海宁最有特色的小吃,但是它与我的故事最多,所以很快地就把流水账一般的歌词写好了。老妈从小教我普通话,我的记忆中是有一段时间听不懂土话的。有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老妈在跟用土话跟别人说话,我在一旁哇啦哇啦地学着说。后来跟外婆外公接触地多了,终于能听懂一些,也能说几句,但是直到现在我还不清楚很多词汇的含义,老妈也经常嘲笑我说起土话来像个外地人。所以当我认识到方言的意义后,开始积极地学习。我时常会翻翻《海宁方言志》,看看这个字怎么念,这个音怎么写。除此之外,通过像吴语协会、桐乡话正音正字促进会这些民间组织的学习材料,我学到了更多只有在方言中还在使用的汉字写法。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汉字不等于普通话。通过吴语正字的学习我对汉字更加喜爱,它不单单是交流工具,在它背后是深沉的历史积淀。所以这次写方言歌曲也算是方言学习的成果展示,其中发音显然需要再多加练习。 一位高中同学在听了几首吴语歌后说总有种想笑的感觉。我想也是,除了在戏曲中能正经地被演唱出来以外,方言经常被电视节目拿来作为搞笑的材料。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普通话显得正式,用方言说话就像是在开玩笑。所以我想索性就用比较轻松欢快的旋律。 自己最满意的部分是编曲,因为正好报了alay编曲启蒙班,学到了一些技巧方法,便付诸实践。不过由于对其他乐器了解不多,尤其是琵琶,所以只是借用了它们的音色。 尽管我唱歌很烂,但是这首歌可能只有我来唱了。人声请海宁本地的明鑫音乐工作室做了后期,才不至于太难听,不禁感怀。55555~看来有必要去学点声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