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流传近三千年的古诗,就是出自曲作者我的家乡的一首经典佳作,这里风景秀丽,人文历史厚重,溱洧二水交流融合,溱水岸边的古城寨,被列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这片热土,不但是古郑国古都,还是轩辕黄帝立业的轩辕之丘,从诗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并不封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女人可以参加**和祭祀活动。读此诗,一副优美的历史画卷仿佛就在眼前。
下边是孙文路教授对这首诗的精彩诠释,若原诗作者知道自己的作品近三千年后,在这个地方出生的音乐人配上的曲调,广为传唱,一定会感到欣慰。 这首曲我是用五声调式创作的 力求和词完美结合 ,并适合现代人的欣赏。欢快的节奏和律动,表现了青年男女游春的美好景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化吹歌古乐团和育英国学堂歌飞扬色空使者团排演了此作品,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更感谢常连祥老师的精心编曲和菲菲的精彩演唱,使这首古诗焕发了艺术的青春。 一、[原诗] 诗经·郑风·溱洧 溱(zhēn)与洧(wěi),①方涣涣兮。②士与女,方秉蕑(jiān)兮。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⑤ “且(cú)往观乎!”⑥洧之外,洵訏(xū)且乐。⑦维士与女,⑧伊其相谑,⑨赠之以勺药。⑩ 溱与洧,浏其清矣。⑾士与女,殷其盈兮。⑿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⒀赠之以勺药。 二、 [题解] 《溱洧》是一首采自郑国的诗歌。郑国习俗,每年仲春(一说三月上巳展出),少男少女们齐聚溱洧河畔。青年男女结伴春游之乐。 三、[注释] 1、溱(zhēn 针)、洧(wěi 伟):郑国二水名。2、方:正。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3、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后文"士"、"女"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4、秉:执。蕑(jiān 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5、既:已经。且(cú 徂):同"徂",去,往。 6、且:再。 7、洵:诚然,确实。訏(xū 虚):广阔。 8、维:发语词。 9、伊:发语词。相谑:互相调笑。 10、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11、浏:水深而清之状。 12、殷:众多。盈:满。 13、将:即"相"。 四、[今译] 溱河,洧河, 春来荡漾绿波。 男男,女女, 手拿兰草游乐。 姑娘说:“去看看?” 小伙说:“已去过。” “请你再去陪陪我!” 洧河那边, 真宽敞,真快活。 少男,少女, 互相调笑戏谑, 送一支芍药订约。 溱河,洧河, 春来绿波清澈。 男男,女女, 游人越来越多。 姑娘说:“去看看?” 小伙说:“已去过。” “请你再去陪陪我!” 洧河那边, 真宽敞,真快活。 少男,少女, 互相调笑戏谑, 送一支芍药订约。 五、 [文化背景] 1、水文地理背景:溱(音针)、洧(音委)是当时郑国的两大河流。溱水发源于现在的河南省密县东北圣水峪,洧水发源于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县东的阳城山,这两条河在密县汇合、称双洎(音祭)河,东流入贾鲁河。 2、蕑—兰花的文化前身。 《溱洧》里男女相会的日子,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在农历的三月三,人们随主神官,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灵---高禖(音同媒),同时焚香草,庇除灾邪,乞求苦难的日子里能够天降吉祥。这种节日里,因为人们对婚姻生育之神的膜拜,也为青年男女们心性沟通,互诉衷肠提供了自由的场所。这种神灵相伴的时刻,由眼睛、肌体所表达的爱情,似乎没有今天传自西方的情人节里的花瓣飞舞来得浪漫,但要比这种更多是时尚的飘浮节来的更虔诚,更神秘,更富激情。自从汉朝达官贵族将上巳节当成是炫耀富贵的戏台,这种在贪婪人心里分泌出来的虚荣中搀杂进来的无知,让上巳节的民间性,也就是作为文化流水传承接引的竹节的功用被削弱,并在时间的刻度上逐渐的消失了。 诗中的蕑,即是我们今天植物学上菊科里的兰草。 六、[赏析] 读这首诗,千万莫要忽略了其中两个小小的道具:“蕑(兰)”与“勺药”。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 诗分二章,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自不必言。各章皆可分为两层,前四句是一层,落脚在“蕑”;后八句为一层,落脚在“勺药”。前一层内部其实还包含一个小转换,即自然向人的转换,风景向风俗的转换。诗人以寥寥四句描绘了一幅风景画,也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二者息息相关,因为古代社会风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原来当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溱水、洧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薛汉《韩诗薛君章句》)。于是诗人唱道:“溱与洧,方涣涣兮。"“涣涣”二字十分传神,令我们想起冰化雪消,想起桃花春汛,想起春风骀荡。春天,真的已经降临到郑国大地!在这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中,人出现了:“士与女,方秉蕑兮”。人们经过一个冬天严寒的困扰,冰雪的封锁,从蛰伏般的生活状态中苏醒过来,到野外,到水滨,去欢迎春天的光临。而人手一束的嫩绿兰草,便是这次春游的收获,是春的象征。“招魂续魄,拂除不详”,似乎有点神秘,其实其精神内核应是对肃杀的冬气的告别,对新春万事吉祥如意的祈盼。任何虚幻的宗教意识,都生自现实生活的真切愿望。在这里,从自然到人、风景到风俗的转换,是通过“溱与洧”和“士与女”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的转换实现的。结构相同的东西可以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对照、联想,因而这里的转换令人觉得顺理成章,毫不突然。 如果说对于成年的“士与女”,他们对新春的祈愿只是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那么对于年青的“士与女”,他们的祈愿则更加上一个重要内容——爱情,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大自然的春天,还拥有生命的春天——青春。于是作品便从风俗转向爱情,从“蕑”转向“勺药”。这首诗是以善于转折为人称道的,清人牛运震《诗志》、陈继揆《读诗臆补》皆认为它“妙于用虚字转折”。其实它的“转折之妙”,又何尝独在虚字!如上所说,前一层次的从风景向风俗的小转折,是借重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实现的。这里从风俗到爱情的大转折,则巧妙地利用了“士”、“女”的相同字面:前层的“士与女”是泛指,犹如常说的“士女如云”;后层的“士”、“女”则是特指,指人群中某一对青年男女。字面虽同,对象则异。这就使转折完成于不知不觉之间,变换实现于了无痕迹之中。诗意一经转折,诗人便一气直下,一改前面的宏观扫描,将“镜头”对准了这对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呢喃私语,俏皮调笑,更凸现出他们手中的芍药,这爱的信物,情的象征。总之,兰草“淡出”,芍药“淡入”,情节实现了“蒙太奇”式的转换。 于是,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人群,有的身佩兰草,有的手捧芍药,撒一路芬芳,播一春诗意。千载而下的我们,也分明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 尽管小小的郑国常常受到大国的侵扰,本国的统治者也并不清明,但对于普普通通的人民来说,这个春天的日子仍使他们感到喜悦与满足,因为他们手中有“蕑”,有“勺药”,有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 来自民间的歌手满怀爱心和激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下了人们的欢娱,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诗意明朗,欢快,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