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源于东胡鲜卑后裔,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史学界对“契丹”的含义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镔铁或刀剑之意。而后来改国名为“辽”也是“铁”的意思,同时“辽”也是契丹人发祥地辽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契丹与南方的中原诸政权长期对峙,而自称“北朝”,而称中原王朝为“南朝”。契丹民族由弱小到强盛,在血与火战争夹缝中成长起来,建立草原第一座帝国名城辽上京,疆域跨越欧亚大陆。属于游牧民族的契丹族在《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契丹族由盛到衰的历史,就像一场轰轰烈烈疾风暴雨在历史大地飘过,所向披靡,不可一世。像高山仰止,像狂涛巨浪,最后像“蓝蓝的鸽子花林中静立”,契丹族在北方民族分裂到融合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它在世界民族之林,有过自己的骄傲自豪的功业与“悲喜”。歌词大致囊括契丹民族诞生、兴盛、灭亡的悲壮历史过程。歌词中借用比兴手法,选取不同时期的历史画面,集中反映辽代历史发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