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旱塬上一幅尽善尽美的温情画卷
红色交响中一支至真至纯的浪漫恋曲 ---- 歌曲《会师谣》广告词 没有华丽雅致的辞藻,没有虚张声势的曲调,没有振聋发聩的鼓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嗲唱,一如会宁大地朴实无华永不张扬的黄土,歌曲《会师谣》就好似乡情里弥漫着的泥土的清香一般,就那么不经意地拂过耳畔,乍听并不会引起注意,但如若凝神静气反复听来,却不知不觉会被她吸引。 《会师谣》选取了当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这一伟大历史背景,以会宁民谣为素材,运用会宁方言俚语,以一个会宁女子的口吻,将见证大会师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歌曲的引子在典型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律动构成的简洁、富于动感的前奏背景中,男声伴唱如同向路人奔走相告:“红军哟,会师啦!天下哟,安宁啦!”让人们不禁会想起***在当年选择会师地点时候说过的一句话:“红军会师,天下安宁!会宁,好地名啊!” 依旧是那个民族五声调式律动经过移调后,引出了歌曲的主题。歌曲主题曲调悠扬婉转,跌宕起伏而又亲切感人,生动地叙述了红军会师时在会宁引起的强烈反响:“东山洼里开满红菊花,西河湾里翻浪花,南山顶上飘红霞” ,就连北方飞来准备南去的“咕噜雁”(大雁)都兴奋地将队列“拧”成“麻花”状了。 歌曲第二段,依旧是那个民族五声调式律动,只是由原来舒缓的四四拍转为欢快跳跃的四三拍。这一段的旋律吸取了会宁民间广为流传的花儿《对面鹦哥看过来》中的音调素材,赋以圆舞曲风格清新明快的节奏,将会师盛典的近景一一展示。通过独唱、合唱一唱一和的手法,以对称上口的旋律,亲切别致的方言,烘托出一幅全城上下同喜,男女老幼齐欢,红旗漫卷,锣鼓齐鸣的热闹场景。其中“一达达、四面面、加柴柴、烙馍馍、缓一下”等方言的巧妙运用,更透着一股土腥腥的乡情乡音,一下子就能沁到人心里去。而“热炕炕、红军哥”的词句为末段中会宁女子和红军哥哥的惜别埋下了伏笔。 在将热烈的场景极尽渲染之后,还是由那个民族五声调式律动的间奏将歌曲导入再现段。值得一提的是,在再现段作品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虽然旋律没有大的改动,但由于在伴奏配器中加入了幽远深沉的大提琴、如泣如诉的二胡还有撩人情思的古筝,再加上速度略微放慢的处理,就把会宁女子对红军哥哥依依惜别的内心情愫做了深入地刻画。而这位对红军一往情深的女主角,不正是勤劳善良举全城之力为红军倾其所有的会宁人民的化身吗? 纵观全曲,不论是ABA的结构 动静结合的节奏 虚实有致的描述 还是新颖别致的旋法 匠心独到的视角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而又不落俗套,既富有民间歌谣的乡野民风而又不乏时尚气息;既揭示了一个小女子内心的私情小爱,更展示了会宁人民对红军的厚重大爱;既具有传统民歌小品的精巧玲珑,而又不失新时代主旋律特有的磅礴大气!实为不可多得的歌曲精品。 《会师谣》值得一听! |